神話說,牧草的精靈向花神弗蘿拉祈願:「請在深秋寂寥的牧場為小羊兒們開些花吧」,弗蘿拉聽到祈禱後就綻放出番紅花。
傳說,番紅花是天地造化的靈物 是能治百病的神草
番紅花形如菊 黃兼紅 氣為香 入口沁入心脾
降逆順氣 開結化瘀 力雄峻
乃紅花中之極品。
番紅花(Saffron)又稱為藏紅花,與世界三大美食鵝肝、魚子醬、松露並列,號稱是香料界的女王,也被稱為是全世界最貴的香料。
因此和黑松露、魚子醬、鵝肝在美食殿堂上並稱三王一后。
番紅花在西班牙被稱為「red gold of La Mancha」拉曼查的紅金。
番紅花無疑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香料,在過去常因奪取香料而引起戰爭,香料也被視為進貢
的無價珍寶。在醫學上,番紅花也有多種用途。
番紅花的歷史
番紅花之名,始見於《本草品匯精要》,但它的實際運用歷史,國外遠在公元前五世紀克什米爾的古文獻中就有記載。
最早懂得使用番紅花的人是古埃及人和羅馬人,已經超過四千年的交易和使用;
埃及豔后克麗歐帕特拉(Cleopatra)和一些法老王拿番紅花做為香精,或在淨體儀式時使用;
希臘人用番紅花來壯陽、解毒、幫助消化以及治療失眠和宿醉,也當做沐浴的香水,甚至做為催情劑;
亞歷山大大帝在出征亞洲期間,將波斯番紅花加入他的茶飲、米飯和浴池中治療戰傷。
西元前1500-1600年的愛琴海地區米諾斯古文明宮殿壁畫描繪藏紅花,可能作為藥物使用,且在其文化的高峰期已開始了番紅花的貿易。
古代波斯人在公元前十世紀已開始種植番紅花,在這些遺跡中,他們將番紅花混織入紡織品、在儀式上供奉神靈,並用作染料、香料、藥品和沐浴露;還將番紅花分散在床鋪,摻在熱茶中用以治療憂鬱的症狀;非波斯人還擔心波斯人使用番紅花作為麻醉劑和壯陽藥。
腓尼基人銷售克什米爾藏紅花作為染料,並用於治療憂鬱;它在食品和染料方面的使用之後蔓延整個南亞。
阿拉伯人把它浸泡成染料、香料、做為麻醉藥物,後來由他們傳到西班牙,才成為烹飪用的高貴香料;
中世紀的歐洲人使用番紅花治療呼吸道感染(咳嗽和感冒)、猩紅熱、天花、癌症和哮喘。此外,番紅花還會用來醫治血液和其他疾病包括:失眠、癱瘓、心臟病、脹氣、胃病、痛風、慢性子宮出血、閉經、嬰兒絞痛和眼疾等。
在文藝復興時代,水鄉威尼斯曾是採購番紅花的重鎮,番紅花的價值在當時就如黃金一樣昂貴呢;
英王亨利八世特別著迷番紅花的香味,為了避免市面充斥假冒品,如發現有商人仿冒造假,會將他們判處死刑呢!
在中國,《本草綱目》上就記載番紅花具有鎮靜、鎮痛、活血去瘀等功效。由於番紅花有通經、墮胎,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,所以孕婦不宜使用;授乳中的婦女也不建議使用。
在現代醫學上,則有抑癌、抗氧化、免疫調節等性質
SAFFRON
番紅花(Saffron),學名:Crocus sativus)或稱藏紅花、西紅花,是一種鳶尾科番紅花屬的多年生花卉,也是一種常見的香料。
若以重量衡量,番紅花是世界上最昂貴的香料。
番紅花是西南亞原生種,但由希臘人最先開始人工栽培。
主要分布在歐洲、地中海及中亞等地,明朝時傳入中國。
《本草綱目》將它列入藥物之列,是一種名貴的藥材,有強大的生理活性,其柱頭在亞洲和歐洲作為藥用,被認為具有鎮靜、怯痰、解痙作用,常用於胃病、調經、麻疹、發熱、黃膽、肝脾腫大等疾病的舒緩。
因同時由於有通經、墮胎,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,所以孕婦不宜使用。
珍貴價值
番紅花是全世界最貴的香料,大約要15,000朵番紅花才能收集到100公克的雌蕊柱頭,
因為每一朵紫色的番紅花只有三個柱頭,而柱頭的取得必須在日出前以人工完成採摘以避
免花朵枯萎而失去採收價值,採收後必須立即乾燥脫水後才能分級出售。
柱頭乾燥後最好密封在密閉容器中。
雖然番紅花價格不菲,但好的番紅花香料只要使用極微的份量即可。
地理分布
原產於歐洲南部,中東各地常見栽培。
一般認為番紅花原產於地中海地區、小亞細亞和伊朗,由蒙古遠征軍傳入中國。
曾被記載於中國的《本草綱目》。
10世紀一本英格蘭的醫書中記載,早期主要栽培中心是西利西亞和小亞細亞,約西元961年阿拉伯人將其栽種於西班牙,但後來在西歐消失,直至十字軍又將其重新引入。
在很多時期,番紅花貴於同重量的黃金,直至今日仍是世界上最貴重的香料。
伊朗是世界最大的番紅花出產地,目前佔全世界大約90%的生產,為現今主要的優質產區。
栽培要點
幾乎所有的番紅花生長在崎嶇的地區,
番紅花喜溫和涼爽,怕炎熱,較耐寒。土壤以肥沃的沙質壤土為佳,忌積水。
番紅花適溫2~19℃。高品質的番紅花栽種不易,伊朗特殊的氣候與土壤非常適合栽種番紅花。
收獲和加工
露地栽培番紅花宜在9月份,番紅花的花期約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,以每天9~11點開花最盛,長得有點類似百合花,但個頭偏小只有15公分高,特別的是每一朵花雖然是淺紫色的,但卻只有3根雌蕊從花朵裡探頭出來,如細鬚般的紅色柱頭就是番紅花的來源,為了避免花蕊枯萎因而影響番紅花的品質,必須趁清晨開花在日出前靠人工採收。
剛採下的花蕊經過脫水烘乾和日曬才能分級出售,100公克番紅花往往就要採摘十萬多朵花蕊柱頭才能得到,而在烘焙的過程中,雌蕊的體積會縮小成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,
也就是說100公克的雌蕊只剩下20公克,這也就是為何番紅花身價的居高不下的原因。
主要用途 – 食用
番紅花為著名的珍貴中藥材,主要藥用部分為小小的柱頭,因此顯得十分珍貴。除此之外,番紅花也被廣泛運用於食品調味中。《聖經雅歌》第四章第14節中提到一些香料用料,番紅花也名列其中。
其帶有強烈的獨特香氣和苦味。烹飪專家和番紅花專家描述它的香氣類似蜂蜜和乾草。番紅花的味道微苦,而且會令到和它一起浸泡的食染成明亮的橙黃色
番紅花除了提味外,它還有增色的作用,將食品著色成明亮的橘黃色。番紅花雖然價格有如黃金般珍貴,所幸用量極少就有好效果。
廣泛應用於印度、波斯和歐洲美食,用在海鮮、煮湯、米飯、肉類、糕餅上,尤以阿拉伯、印度、西班牙、義大利等國家最常使用,最著名的精典名菜為西班牙海鮮飯(Paella)、法國馬賽魚湯(Bouillabaisse Marseillaise)、義大利米蘭燉飯(Milano Risotto)包括從意大利的米蘭燴飯,及在南亞與各種肉類一同烹煮。
在料理中使用番紅花時,它賦色賦香的功能需要加熱才能發揮出來,若是直接加在煮好的料理中反而會互相破壞味道。
番紅花的成分只溶於水不溶於油,因此使用時先將它以指頭或研缽搗碎,浸泡在熱水中(約浸泡五分鐘即可;不是用滾水煮),
這樣有助於釋放有益成分,並將它美好的風味展現出來。
經典食譜
1. 將海鰻及石斑魚洗淨切大塊備用
3. 將所有食材放入鍋中,加入海鮮蔬菜高湯及鹽、雞粉、番紅花水燉煮40分鐘即可。
※過去這道湯只是碼頭工人將當天剩下的魚貨混煮的湯,不過現在加了番紅花卻成了高檔的法國餐廳裡的美饌佳餚;許多人也加入蝦子、螃蟹、蛤蜊、淡菜等海鮮一同烹煮。番紅花碰上海鮮有去腥增色的功效。
當黃澄澄、香噴噴的魚湯端上桌時,建議趁熱佐搭麵包,最能感受番紅花的香氣。
西班牙海鮮燉飯. (Paella)
1.
先將橄欖油、洋蔥、蒜頭爆一下香氣,加入蛤蠣、蝦子、小卷嗆上白酒或清酒加水炒至8分熟
(湯汁備用)
2.
將兩杯米倒入鍋中加入2杯米,將(1)的海鮮湯汁倒入,加入4-6根番紅花泡開的水
3.
悶煮約20分鐘,將湯汁收乾
4.
最後將煮好的海鮮擺入後再悶一下,灑上羅勒和九層塔即可
※一般坊間為了省成本常會用薑黃粉代替,當然在香氣和味道上會有點差異。
其他番紅花料理
紅酒梨佐番紅花冰淇淋 –
酥脆的千層餅裡頭暗藏煮的酒香四溢的紅酒梨,餅皮層層堆疊後,最上面放了一球番紅花做成的冰淇淋,點綴上一、二根乾燥的番紅花,整體吃來餅皮爽脆中帶著些微的花香,番紅花的冰淇淋適時化解紅酒梨的澀味,讓這道甜點更高貴完美。
番紅花雞肉咖哩 –
作法是將去骨的雞腿肉放入番紅花肉醬汁中浸泡,燉出來的雞肉軟嫩多汁,還有濃郁的番紅花香,配上米飯或是有咬勁的烤餅都很典雅。
番紅花飲
1. 將4-6根番紅花柱泡入約350cc熱水中10分鐘
2. 可搭配其他花茶或加入新鮮水果飲用 (冷熱皆宜)
藥用價值
傳統醫學上,番紅花有多種用途:
古波斯人和埃及人,會以番紅花來壯陽、解毒、幫助消化,以及治療痢疾和麻疹。
中世紀的歐洲人使用番紅花治療呼吸道感染(咳嗽和感冒)、猩紅熱、天花、癌症和哮喘。
在中國,明朝時的《本草綱目》上就記載番紅花具有鎮靜、鎮痛、活血去瘀等功效。
此外番紅花還會用來舒緩血液和其他疾病包括:
失眠、癱瘓、心臟病、脹氣、胃病、痛風、慢性子宮出血、閉經、嬰兒絞痛和眼疾等。
醫學應用
在現代醫學上,則有抑癌、抗氧化、免疫調節等性質。
藏紅花的柱頭,甚至花瓣,用於治療抑鬱症可能是有幫助的。
經典記載
番紅花之名,始見於1505年《本草品匯精要》,詳細描述了根、莖、葉、花、實的形態及生長情況,因此又稱為「雌蕊黃根」。
記載:藏紅花蕊「主心憂郁積,氣悶不散,開胃進食,久服滋下元,悅顏色,令人心喜。」
但它的實際運用歷史,遠遠比這時期早得多,國外遠在公元前五世紀克什米爾的古文獻中就有記載。
《本草綱目》列入草部濕草類。譯名"泊夫藍"、"撒法郎",爲本品英文名之譯音。
李時珍謂:"番紅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國,即彼地紅藍花也。
按張華《博物志》言,張騫得紅藍花種於西域,則此即一種,或方域地氣稍有異耳"。
清代趙學敏在《本草綱目拾遺》中寫到:“出西藏,形如菊。試驗方法:將一朵入滾水内,色如血,又入色亦然,可沖四次者真”。對番紅花有了基本概念,但其產地有誤。實際原產地爲西班牙等國,經印度轉入西藏,再銷往内地之故。
化學成分
含番紅花甙(crocin)約2%爲主要色素,番紅花苦甙(picrocrocin)約2%,番紅花醛(safranal)XQY 0.4%~1.3%。
此外,尚含有α-和β-胡蘿蔔素、玉米黄質
(zeaxanthin),番茄紅素(lycopene)及α-和β-番紅甙元等。
番紅花甙爲番紅花甙元(crocetin系一種胡蘿蔔素)與二分子龍膽雙糖結合成的二元酯。
番紅花苦甙系一種苦味質,水解後產生番紅花醛及葡萄糖。
營養成分表
SAFFRON 番紅花 (Crocus
sativus L.)
每100克(3.5盎司)
|
|||
熱量
|
1298千焦(310千卡)
|
80.8毫克
|
|
65.37克
|
111毫克
|
||
3.9克
|
11.10毫克
|
||
5.85克
|
264毫克
|
||
1.586克
|
252毫克
|
||
0.429克
|
1724毫克
|
||
2.067克
|
148毫克
|
||
11.43克
|
1.09毫克
|
||
11.90克
|
5.6微克
|
||
530 IU
|
93微克
|
||
0.115毫克
|
1.010毫克
|
||
0.267毫克
|
5.45克
|
||
1.460毫克
|
僅以食用花柱部分計算。
食用用量
少量攝取番紅花對身體健康調節有很大幫助,但量絕對不宜多。
番紅花一般經口食用時並不會造成危險,但若大量食用會有急性中毒的危險,一般用量一次切勿超過1克。
一般菜餚調味或保養用之頂級花茶飲僅需4-6根
食用過量一次攝取5g以上的量會引起嚴重的副作用,如腎損傷、或中樞神經系統的麻痺作用
過量番紅花中毒的症狀包括:嘔吐,子宮大量出血,帶血的腹瀉,頭暈,昏迷,神經麻痺
致死量大約在12~20g之間。
由於有通經、墮胎,促進子宮收縮的作用,所以孕婦不宜使用;授乳中的婦女也不建議食用。
其他應用
番紅花除了用於食品調味和上色,又被用於作染料使用。
儘管番紅花的價格高昂,在中國和印度等地他依然備用作之物的染料。古代印度蒸餾番紅花柱頭製作一種金色水溶性布疋染料,即使用很少分量的番紅花蕊,都可以產生非常明亮的金黃色;可將布料染成黃色到深金色。
古代,無論中國皇帝的龍袍,或是達賴喇嘛的僧袍都由番紅花染黃;當佛陀死後祭司也是使用番紅花來染製屍衣。波斯王與巴比倫王、亞歷山大大帝的王袍王鞋也都以番紅花染色,只有貴族階層,才可以穿著番紅花漂染的衣服。
印度教和佛教僧侶穿著的長袍就是用番紅花所漂染的。在中世紀的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地區,富有的僧侶穿著的一種叫作léin的汗衫,也是使用番紅花漂染的。
在釋迦牟尼去世後,其弟子以番紅花為他們的法衣染上顏色。
現在佛教僧侶穿著以藤黃等染成的紅花黃色長袍,來表示彼此平等。
分級
藏紅花是分級通過實驗室測量梔子黃(顏色),番紅花苦甙(味道),和safranal(香味)的含量。
番紅花的精華是在花柱前端的全紅部分,後面柱身是黃色,一般來說紅色部分愈多代表愈頂級,味道也愈濃郁。
番紅花通常可分為四種等級”Negin”、”Allred (Sargol)”、”Pushali”及”Bunch(Daste)”。
Negin
是新品種,此種番紅花的花柱較長且較厚大,番紅花素含量為250單位以上,是最頂級的全紅番紅花絲。
Allred (Sargol)
只採取前端紅色部分,是僅次於Negin 的上等全紅番紅花絲,番紅花素含量為240單位以上。
Pushali
除了紅色端部分又多採取了約3-5mm的黃色柱身,番紅花素含量為220單位以上。
Bunch(Daste)
整束的番紅花絲,包含了紅色柱頭及整支柱身,番紅花素含量為170單位以上。
真偽辨別
市面上販售的瓶罐裝番紅花,有粉末狀和絲線狀兩種,選購以絲線狀為佳,顏色愈深紅愈好,烹調時用前必須浸泡熱水中,使它的香氣和色澤分佈均勻,再加入菜餚中或米飯中。
至於番紅花粉相對的則比較低價,但使用上卻比較便利,不需浸泡直接加入菜餚中即可。
在歐洲選購番紅花要特別注意差價和顏色,很多店家特別喜歡欺騙一知半解的外國觀光客。
不管是摻入番紅花的雄蕊來增加重量,番紅花的雄蕊比雌蕊小一號、色深黃,不具烹飪價值),
或是將雄蕊磨碎後摻入在雌蕊粉末中販售,亦或是加入橘黃色的金盞花花瓣夾雜其中等都要小心分辨。
摻雜其他植物的花絲、花冠狹條,或紙漿條片等染色後充偽的,可在顯微鏡下檢識。
摻有合成染料或其他色素充偽的,可用水試法檢識。其水溶液常呈紅色或橙紅色,而非黄色。
摻有澱粉及糊精充偽的,可用理化方法檢識,如加碘試液,呈現藍色或紫紅色,水浸後加熱,偽品呈糊爛片狀。摻雜礦物或植物油,可用濾紙(或吸水紙)擠壓,在紙上會留有油痕。摻雜石灰粉或其他不揮發性鹽類的,浸入水中,有粉狀沉澱。
取出少量藏紅花的樣品,將其浸入溫水中。待幾分鐘後番紅花顏色會開始擴散,如果顏色還很深,那就是正品,如果顏色馬上變成黃色,就是僞品。
水應該呈金黄色且水面不應有油狀漂浮,不顯紅色,無沉澱。反之,若爲紅色且水面有油狀漂浮則是偽品;
或使用器具稍作攪拌。一般來說,真品是不易碎斷的;
或加入一滴碘酒。如果變成藍色、藍紫色、紫色等顏色,則說明是偽品,因爲真品是不會變色的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